风采华星|绿树浓荫夏日长,园里开花墙外香——华星外国语学校师生代表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品分享会

 

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彰优秀作品学生代表,安徽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于5月11—12日在阜阳举办“全省侨联系统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品分享会”。

 
 

世界华人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奖者、宣城市华星外国语学校学生汪永康及其指导老师受邀参加了本次分享会。汪永康同学作文《马头墙上的传承》是宣城市唯一入围世界华人作文大赛特等奖的作品,最终斩获一等奖。

 
 
分享会上,与会指导教师和获奖学生代表围绕传统文化、活动组织、学生习作等方面展开座谈。华星外国语学校教研中心副主任杨淑扬老师在会上介绍了学校对这次大赛的准备、组织、开展等工作,并和与会代表作了《唯有情真才动人》的主题交流。作为12名参会学生代表中唯一非省重点中学的学生代表,汪永康坦言:对于此次参会,特别感谢,非常荣幸,尤其自豪!
 

 
 
相信汪永康同学和华星学子们定将以此为契机,以笔传情,以笔言志,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续写华星新精彩。

 

 

《马头墙上的传承》
柳枝轻拂,娇艳花草遍天涯。墙外行人,墙内佳人含笑,笑声渐隐声渐幽,多情却被无情困扰。
或许当我年老时,再次面对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白墙、青砖、毛笔和墨斗,我会回想起少年时的自己和外公在村头教我打墨线、画汉文的情景。
石灰刷的墙,黑瓦铺的顶,徽派三雕无疑使小院更典雅更端庄,更质朴。然而,黑白总是单调的,眼睛会感到疲倦。而马头墙绘画的出现,无疑让人眼前一亮,给小院增添了活力,丰富的内容,来自大自然的色彩,复古与创新的结合,无疑使小院无不弥漫着希望的生命。
自小家境殷实,被称为文化世家,对我而言是一种莫名的荣耀与自豪。
外公那一代人,四兄弟个个都是那个年代的高材生,且各个又能书擅画。他们的名字也特有意思,最后一个字连在一起的便是,松椿桦柏。他们的才华和学识,让我对家族的文化底蕴更加自豪。
外公是椿,除了书画外,尤其精通徽派建筑,马头墙的绘画。
在我家小院,山川、河流、花草、飞鸟、走兽应有尽有。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小院的那幅马头墙的绘画,《迎客松》。
在我出生前,那幅画就已经存在。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它的颜色依然如新,仿佛受到了大自然的庇护一般。外公曾说:“来自大自然的颜色,一百年都难以褪去。”
这非物质遗产需要有人来传承,而我正是这位传承人。
在上大班时,我被妈妈送进了国画班,这是按照外公的要求。后来,我听外婆说,外公当时高兴坏了,在院子的《迎客松》旁,用石灰给我刷了一面墙,说:“我家有种了,我家有种了!”
国画班里头,我是最小的。那时我就坐在老师旁边,两人一份颜料,我就和老师一份。第一节课山水,或许是外公给我的天赋吧!那堂课。我的晕染比那些学了几年的人都好!我也不会正确的执笔,手小,力也小。但我找到了解决方案,手握在笔杆的最下,仿佛触摸到了自己的潜能。
一回老家,外公总会欣然迎接,拿出我那幼稚的画作,外公双手接过,放于桌上,戴上老花镜,用手指甲盖儿在上面画出一条条区势,一道道线条,用手盖去败笔,向我一一详解。
我们身子碰在一起,心也靠在一起。
外婆说,外公小时候就爱画画,但后来被大家推举当选了村长,画画的时间便少了些,直到他四十多时,才又重拾初心拜师学艺,从那时开始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不停的画画不停的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填补不足。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外公又何止十年,三十几年的经历和操手,这画又怎能不美观,这汉纹又怎能不完美。
那时,我尚不能领悟到当时外公的技法和对我的谆谆教诲。随着时间的推移门前的那幅《迎客松》仍在,那面石灰墙也常刷,便常新,家似乎没变。岁月它或许一时带不走它们,但人心经过岁月的洗礼,起初的那份盛情渐渐淡了。挤入碟中的一滴墨汁渐变成了一张薄薄的黑纸,画盒里的颜料渐渐干了,一块又一块,画笔渐变得有些僵硬了……
而我眼中的外公也在悄然改变着,他坐在日常他最熟悉的角落,马头墙上的迎客松映衬其中。头顶、两鬓与后脑勺,都变成了白发,往日我印象里的墨黑的头发早已不复存在。马头墙上的迎客松颜色依旧没有减退,只不过外公不再是昔日那番矫健。
那一天,他温暖的粗糙的手掌握着我的手带我去绘马头墙
竹子搭成的简易支架,从上头挂下来的一张绿网,外公有些颤巍的爬上。我知,那一片斑驳的墙壁,在外公眼中已然是另外一个世界。
 “外公”我仰头,禁不住大喊出声。
外公没有回头,有几缕阳光顺着绿网映照在外公有些发红的脸庞,带着微光。斑驳的马头墙壁在外公的细致雕琢下,渐渐的有了神
“外公!”我又大喊一声。
外公缓缓转过头来,映衬着微光的马头墙壁,在外公背后也愈发清晰。外公将一手放于背后,屏息敛神,几笔过后,才肯吸气。一棵迎客松,已然挺立在马头墙上。
夕阳下,那幅画将近尾声,在洗水桶和笔时,我无意从旁边放东西的桶中找到了一把小刷子。“看看我外孙,这是我的传承人。”外公爽朗的声音不经意传入我的耳边。我摸了摸它的毛和柄,又看了看马头墙上的画,鼻梁上一缕心酸猛的冲了上来堵住了咽喉,泪水挂满了脸颊,一遍又一遍。
那天,我重新拿起了画笔。
院中的马头墙颜色依旧没有退减,外公渐老了,我就快要去接班了。外公和我一同站在墙头画前,与我讲解。我们俩而后又总是站在我童年他刷的那墙前,一起作画,一同探讨、交流,相互学习。
 “只要我还有劲儿,我就要继续画,墙上画不了了,就在纸上画,到时,我就可以光荣退休了,你就来接班。”外公笑了。
落日下,我俩就这样说着笑着,他会永远迎接我,我会永远陪伴他,他就像那迎客松。
但,当我因学业离开时,心中又不禁泛起了涟漪。
文化的传承并不会间断,欣欣的火炬会代代相传,他和它不会被丢失,更不会被遗忘。
我想,我会两者兼顾。
文化不会因环境或社会的变迁而消失,马头墙头画更不会因风雨而褪色,老家的迎客松和马头墙今日仍在。
外公,你放心吧!文化是要延续的,人生是要继续的,
黑色的墨画在纸上,笔头碰着画纸如黑墨碰着墙头,它俩相互碰着,我与老家马头墙上的画好像也更近了,与您的距离似乎也更近了。
于那些画前,那段岁月,那些年我们的故事上……
我与马头墙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我与外公虽然有了一些地理上的距离,但我们俩的心永远,永远的碰在一起。
童年时,和外公一起打的那条墨线,一直链接着,从今天到未来,从守旧到创新,从凹陷到爬升……

 

 
 

 • END • 

 
 
撰稿:杨淑扬
摄影:杨淑扬
版式:刘有才
初审:左   云
二审:余跃斌
终审:王冬翠

扫码关注我们

 

招生咨询热线

0563-2625576

 

▲ 点击收听

 

2024年5月16日 11:35
收藏